日期:2025-07-18 04:33:08
本文转自:人民网-海南频道
人民网海口7月17日电 (记者李学山)7月12日—13日,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5)海南赛区竞赛在海南大学举行,赛事以“我敢闯,我会创”为主题,省级决赛吸引了来自海南大学、海南医科大学、琼台师范学院等省内高校的161个项目参加。最终海南大学代表队参赛项目 《片甲不“瘤”——AI赋能大模型智慧脑肿瘤诊断的数字放射科医生助手》 荣获全省总冠军。
据悉,本次大赛坚持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、以赛促创”理念,包括高教主赛道、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、职教赛道、产业赛道、萌芽赛道。自赛事启动以来,共吸引全省30余所学校及园区申报的1.1万余个项目参赛,参赛学生达6万余人次。此次为期两天的竞赛,主要进行高教主赛道及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的角逐比拼。
竞赛答辩现场。主办方供图
在大赛竞赛答辩过程中,来自海南各高校的优秀项目逐一“亮相”,学生团队负责人通过路演和答辩等形式全方位展示项目优势。从新型海洋自落式触探仪研究到海上钻井平台油水分离材料开发,从黄道婆棉纺织技艺沉浸体验到墙绘艺术引领乡村振兴,从橡胶智能化服务系统到“双轨式”陪诊服务……一个个贴合海南自贸港产业发展、创意十足又应用广阔的研究项目,充分展现了海南青年科研团队的创新实力。
洋溢着青春自信的参赛选手。主办方供图
经过多轮角逐,最终海南大学代表队参赛项目 《片甲不“瘤”——AI赋能大模型智慧脑肿瘤诊断的数字放射科医生助手》 荣获全省总冠军,成功晋级国赛现场赛。该项目由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肖驰等老师指导,聚焦人工智能在脑肿瘤诊断领域的应用。项目研发了一款具备自动提示功能的脑肿瘤图像分割大模型,并将其与 DeepSeek大语言模型深度融合,打造一体化的智能诊断助手。该系统在多模态脑肿瘤分割识别任务中平均精度达到90%以上,助力医生更高效、精准地开展脑肿瘤诊断工作,具有较强创新性和实用性。
竞赛答辩现场。主办方供图
“在激励广大青年弘扬科学精神,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的同时,大赛还特别注重推动参赛项目转化落地,力争让更多优秀项目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,推动海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”海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表示,本次大赛共有1.1万个项目报名,参赛学生达6万多人次,规模为历年之最,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的产业赛道新增“成果转化组”。海南省教育厅将以赛为媒,汇聚一批有潜力、能落地的项目,推动对接投资机构以及企业、园区,为青年创业者们提供一个项目孵化、成果转化的平台。
下一步,海南省教育厅还将充分发挥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、以赛促创的作用,持续深化高校创新教育改革,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热情、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,培养敢闯会创的青年创新人才,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和智慧。
线下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